M.N:mobile number,11位數字組成,撥打國內默認在號碼前加+86,為確定國家位置;
IMEI:IMEI由15位數字組成(如862698014111114),全球唯一,一一對應每臺手機,前6位是“型號核準號碼,代表手機機型”(如862698),接著2位代表產地(如01),之后6位代表生產順序號(其實就是廠家的SN)(如411111),最后1位數是校驗碼(如4)。
SIM:卡上有20位數字,詳見: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23558.htm?fromId=17668
剛才在zone里面看到x0ers發表的《請教關于手機IMEI定位的問題》
突然想到最近的一個項目,在這里簡單講述一下關于手機定位的事情:
任何定位都是基于通訊的基礎上,那么手機的定位亦是如此,手機的定位目前是基于基站三點定位,在基站分布越密集的區域精確度越準確,這就是大家到了偏遠的地區,如果使用非GPS定位時,準確度很低的原因。
下面畫了個簡圖解釋三點定位:
每個設備都有唯一識別碼,手機有IMEI,SIM卡默認也有一個地址,在辦理手機卡時,運營商會把你的手機號碼和SIM卡進行綁定(相信做過SIM復制的朋友很熟悉,只要拿到人家的SIM或者知道SIM卡號,可以實現一號多卡),那么現在的JCSS為什么會去關注IMEI號碼呢?
那是因為運營商會通過SIM通信收集手機的IMEI號碼,當手機開機后,手機會自動通過移動信令把IMEI號碼傳到運營商的服務器里面,如果你的SIM卡換了一個手機,那么那邊又會重新對該手機號碼對應的IMEI號進行收集;其實IMEI就像電腦上的MAC地址一樣,沒有說知道MAC地址就能定位的,IMEI亦是如此。
下圖以2個手機號碼和2個手機串號為例講解:
當出現IMEI號碼和多個手機號碼關聯時,系統默認這幾個手機號碼機主間產生強關系鏈,這個數據拿到情報部門,可以利用這個關系鏈對他們做進一步分析。
作為運營商應用到這個程度其實就夠了,那么現在情報部門應用到什么程度了呢?
首先從運營商抽取手機號碼、SIM卡號、手機號機主身份證號、IMEI號碼、通話記錄,那么有了這些數據可以干什么呢?
由于數據碰撞分析比較復雜,下面以一張簡圖的形式說明: